/
    經顱磁刺激治療後復健是以希望受到磁刺激活化之神經,能夠快速與身體各處周邊神經與肢體產生連結,促使功能得到最大恢復為主要核心概念來進行。
    因此相較於其他一般傳統的神經復健,磁刺激術後復健以侷限誘發動作治療技術(constraint-induced movement therapy)為核心,輔以任務導向(task-oriented)及行為塑造技巧(shaping techniques),有效增加患側大腦的神經活化,避免健側大腦過度興奮化,促使患側肢體產生動作,令動作表現(motor performance)獲得質的改善,包含大腦皮質神經的活化,重心(center of gravity)顯著轉移至患側大腦,平衡功能與軀幹控制能力改善,達到令人滿意的復健效果。
除上述核心概念,由於神經損傷並非僅僅影響到肢體動作,更會影響到語言、吞嚥、認知與情緒等相關功能,各種功能環環相扣,某一方缺損即會影響到另一方功能。

因此磁刺激後神經復健,並非單純僅以肢體復健為主,而是對患者「全人」式的深入評估,找出最大問題癥結點,配合患者/家屬自身意願與期待,以磁刺激進行針對重點式治療,輔以復健使其更加快速達到效果。
原則
  • 個人化的特定性治療
    • 各種動作分析與調整動作技巧
  • 反覆練習,提升動作學習效果
  • 強化患側肢體/部位使用量
    • 吞嚥訓練以增強吞嚥肌群的功能
    • 累積動作經驗以活化動作神經連結
  • 高強度且密集訓練
    • 促使大腦重新適應與進行功能重組,促使新生之神經連結
  • 有意義並有效的訓練活動
    • 提高復健動機,能使復健效果更加卓越
    • 動作技巧之是否能有效轉移,來自於動作關聯性。關聯性越高,動作技巧轉移效果越強。若患者希望能夠走路,需要先學會患側腳支撐與跨步;若希望寫字,三指捏取筆將比全手抓握沙包訓練更加有效。